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組織工作規程》要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開展疫情防控期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做好集體備課工作,交流在線教學經驗和心得,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提升思政課教學的現實性和實效性,馬克思主義學院于4月29日下午開展在線教學集體備課會,全體教師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分享和交流。校領導劉東志、楊慶新、郭滇華、杜長有、鄭清春、魏東、張繼東、陳勝勇參加了此次集體備課會。

會上,程婧、熊雙風、徐一卯、王青山、晉利珍等五名教師結合各自線上教學經驗分享了教學體會。

程婧從時政速度、情感溫度和理論深度三個方面總結概括了線上原理課堂的三個“度”,提高學生的政治鑒別力,提升學生的政治情懷,堅定學生的政治信念。

熊雙風從線上教學平臺的選擇、線上線下教學的異同,以及線上教學缺陷的解決辦法展開,介紹了自己的線上教學經驗。他結合綱要課的特點,與新冠疫情的成功防控緊密結合,將歷史的豐富史料與現實的生動實踐相結合,將課程理論蘊含的宏觀命題具象為學生可感可知的家國情懷和場景。

徐一卯分析了在線教學帶來的挑戰,和提供的新機遇,要選例得當、幽默風趣,同時又有深度、有高度。在課堂中還要講好抗疫故事,加強思想引領,以學生為本,保持線上思政課堂的溫度,提升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王青山從疫情期間網上教學帶來的教學環境變化和技術挑戰的背景出發,探索線上思政教學的新形式、新方法,呈現了疫情期間從被動適應到主動謀劃的適應過程,并就自有網上資源建設和疫情期間的學生實踐教學開展進行了有效探索,積極推進新時代的思政課改革創新。

晉利珍從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兩個角度全面梳理思政課在線教學的經驗心得,采用“MOOC+SPOC+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課前、課中、課后、課外有機銜接,相互補充,做到學生彈性、多樣、錯峰自主學習與教師有效指導、講授、答疑深度混合,積極探索金課建設的指導方法。
校長楊慶新充分肯定了老師們在疫情期間的教學工作,老師們備課充分、準備精心,網課形式多樣,充分體現了思政課的作用。他建議老師們,進一步加強互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充分思考學生返校后的線上線下教學結合問題。
黨委書記劉東志在講話中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將疫情期間形成的線上經驗常態化,提升常態化的教學水平;二是要進一步創新方式方法,使思政課活起來、靈起來、深起來;三是要加快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他指出,思政課教師要以問題為導向,引領學生思考,運用好主渠道主陣地,推動思政課建設再上新臺階。

此次集體備課會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召開的,學院以線上的方式組織集體備課會進行經驗分享,素材積累,將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和教學質量提升,為建設思政課“金課”和“智慧課堂”提供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