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天津市大中小學“抗疫第一課”專題報告會在天津市津云中央廚房正式拉開帷幕。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伯禮教授以“眾志成城、科學防治,在抗疫斗爭中彰顯民族自信心”為主題,從新冠肺炎的產生發展、抗疫一線的救治歷程、最新抗疫研究進展等方面,結合親身經歷,生動講述了一線醫護人員臨危不懼、最美逆行的故事。我校全體校領導和廣大師生通過網絡收看了報告會直播。

報告會結束后,廣大師生紛紛表示,這次報告,讓自己對中國共產黨在抗疫斗爭中的堅強領導和彰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并表達了對一線抗疫的白衣天使、科研攻關人員、人民子弟兵、堅守崗位的工作者和廣大志愿者的敬仰和欽佩之情,表示定會不負韶華,努力為祖國貢獻力量。

華信軟件學院輔導員 周龍:疫情讓大家“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但也讓大家“眼約心同,靈犀相通”。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更加筑牢了“兩個維護”、“四個意識”、“四個自信”的堅定理想信念。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一心,共克時艱。這是中華民族血脈的同胞情義,是守望相助的14億人面對無情病毒書寫的人間溫暖。
環境科學與安全工程學院輔導員 萬柯彤:通過觀看“抗疫第一課”,我深刻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人民在抗擊疫情中所展現的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力量,極大地振奮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為中國青年,我們應當從國內抗擊疫情的實踐中,感受中華民族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的斗爭品格,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匯聚起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磅礴力量。
管理學院輔導員 邱虹:通過觀看張伯禮教授的“抗疫第一課”,了解到中醫藥參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作用與貢獻,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將講好中國抗疫故事,引導同學們增強制度自信,弘揚愛國主義,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擔當強國使命的強大正能量,幫助青年學生注入立德樹人的“精神疫苗”,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找準人生方向。在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做好畢業年級復課的各項工作,保證同學們順利畢業,確保學校學院復課開學與安全防疫“雙戰雙贏”。
電氣電子工程學院輔導員 王春智:在收聽過程中,張伯禮院士的話語振奮人心。視頻最后,張伯禮院士對全體同學們提出了希冀,借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五四青年節中的話語勉勵同學們“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這更是對全體青年人的勉勵。新時代賦予青年學生新的使命,同學們更要惜時如金,堅定理想信念,努力增長才干,在奉獻中實現青春夢想,在奮斗中成就自我價值,立志報國,在祖國最需要自己的地方書寫燦爛青春。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輔導員 劉淵博:疫情如令,責任如山。張伯禮院士從五個方面為所有師生上了一堂充滿力量的抗疫大課。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今后一定會有效講好抗疫故事,充分發揮凝心聚力的作用,將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同抗疫實戰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天理學子埋首蓄力,愛國擔當。當你們活躍在祖國的各行各業,當你們近距離接觸危難艱險,當歷史的挑戰移交到你們肩上之時,用實際行動和專業技能踐行青春的力量,用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在勇敢中成長。

語言文化學院2019級日語專業本科生 豐收:通過這次“抗議第一課”主題報告會,我更加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抗疫精神——不推諉、不退縮,守護好肩負的使命、站好每一班崗。在抗擊疫情的這段艱苦的時期中,我深深地被白衣天使們感動著和影響著。于是我參加了義務獻血,也參加了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我知道我并不能像他們一樣沖在一線,用生命守護家國,但我會竭盡全力成長,努力在不久的未來也能像您們一樣走在保護祖國山河的路上。
藝術學院2018級環境設計專業本科生 魏雋珅:聽完張伯禮院士的解讀我深刻地體會到,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努力,目前我國的疫情防控形勢正向積極向好的態勢發展,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有力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把艱苦的環境作為磨練自己的機遇,夯實根基、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海運學院2018級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劉玉正:“講抗疫故事,展制度自信,擔強國使命”抗疫思政課首場報告會,讓我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偉大的抗疫精神和愛國情懷,也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深刻地認識到了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同時也激勵著我們青年人跟隨前輩們的腳步,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機械工程學院2018級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王碩:中國何以取得抗疫的勝利,這源于中國政府的執行力,源于中國強大的國力,源于全國人民奉獻與不怕犧牲精神。在這場疫情中,全國人民響應黨中央的號召,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終于讓疫情得到控制,展現出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中國的疫情雖然得到控制,但世界各國還在進行艱苦的抗疫斗爭,我們依然不能放松警惕。作為共產黨員,我們要帶頭做好各項工作,奪取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
化學化工學院2019級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碩士研究生 張宇乾:張伯禮院士帶病作戰,扎實的工作作風受到廣大醫務者及國務院的高度贊揚。張院士稱這些榮譽是人民給的榮譽,武漢人民,全國的志愿者才是英雄。在我眼中張院士同樣也是偉大的英雄。習近平總書記說,崇尚英雄才會產生影響,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這次抗疫,讓我深刻體會中國的制度優勢,四個自信的優勢,這本身就是一堂深刻的思政課。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珍惜韶華,努力學習實踐,第二個“一百年”目標需要我們年輕一代去奮斗實現。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016級博士研究生 劉德娥:這次疫情防控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和整合能力。正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彰顯,所以疫情防控形勢才向著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同時,這次疫情也是對新一代青年的一次考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吾輩當自強,我們要用過硬的本領回應時代挑戰和責任擔當,把自己和祖國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不負韶華,努力學習,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實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