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持續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激發人才創新活力,3月11日,學校第三期“明理青椒”沙龍開班并舉辦首場報告。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練繼建出席并講話。校黨委副書記許瑞主持開班式。來自17個教學科研單位的55名青年骨干教師作為沙龍學員參加活動。

練繼建在講話中指出,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催生了新工科、新文科、新理科、新管科、新藝科,學科發展呈現出新材料引領、新能源催動、新裝備開拓和多學科交叉的趨勢。他對全體學員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要“愛心育人、醉心學術”,實施教師“211”工程,即一輩子要上好兩門課,每年發表一篇高水平論文或一個好專利,一輩子做一項值得驕傲的成就。二是要“團結和諧、矢志創新”,充分利用好“明理青椒”沙龍平臺,深入交流研討,拓展合作領域,產出創新成果。三是要“做好小先生、要做真先生、爭做大先生”,涵養家國情懷,熱愛學生,率先垂范,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初心。
許瑞強調,“明理青椒”沙龍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科研創新能力為核心,是青年教師成長發展的重要平臺。她希望青年教師在沙龍活動中認真學習、深入思考,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育人意識、練就過硬本領,勇于打破專業和學科壁壘,在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實踐中不斷挖掘和培育學科新的增長點,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

首場活動邀請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項目人選、化學化工學院賈義霞教授作題為“不對稱去芳香偶聯反應”的學術報告。他從芳香化合物的來源、應用及化學轉化出發,系統介紹了臨床小分子藥物中的優勢環狀結構及手性環狀分子骨架的高效構筑方法,并對不對稱去芳構化反應的研究現狀、方法策略等進行詳細總結,重點闡述金屬催化芳環π鍵遷移插入不對稱去芳構化研究的新思路,進一步結合不對稱還原Heck/Heck反應、多組分串聯反應、形式烯炔環異構化反應等研究實例進行了深入交流。
活動中,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教師發展中心)有關負責同志介紹了學校為創新校企高層次人才協同培養機制,與天津濱海高新區開展的戰略合作情況,鼓勵青年教師“揭榜領題”,積極申報高新企業發布的研發項目和重點課題,增強產學研用能力。
第三期“明理青椒”沙龍的55名學員均來自我校教學科研一線,是各學科專業發展建設的主力軍。沙龍邀請黨委常委、副校長王鐵,新能源材料與低碳技術研究院院長丁軼,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志明擔任常駐嘉賓。邀請學校國家級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賈義霞、白國義、鐘地長、韓久慧、俞洪偉、高贊、程徐、朱巖等擔任特邀嘉賓。2025年,沙龍將舉辦15場活動,通過專題報告、學術分享、交流研討、項目申報等形式,持續推動和不斷激發青年人才在學術提升和科研創新方面的內生動力和創造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