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結果,由我校語言文化學院報送的作品《指尖生“花”—走進馬氏花絲鑲嵌》入選2024年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百物匠心”非遺技藝傳承創新視頻微課遴選名單。



該作品聚焦百年傳承世家,深度對話非遺傳承人馬賽。作品不僅溯源了花絲鑲嵌的鎏金歲月,更以馬賽為2024年春晚《年錦》打造的唐風發簪為切口,揭曉敦煌紋樣與現代設計交融的創作密碼。當千年古法在春晚舞臺綻放華彩,傳統技藝完成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作品通過鏡頭語言凝鑄工匠指尖的溫度,讓觀眾見證銀絲如發間綻放的永生花,聆聽每件作品背后的光陰故事。
據悉,花絲鑲嵌技藝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作為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的活化石,其以金、銀等貴金屬為材料,經過掐絲、填絲、攢焊等30余道繁復工序,方可制成寸縷千金的藝術珍品,堪稱中華民族審美智慧與匠人精神的巔峰結晶。下一步,學校將持續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教育引導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脈,厚植愛國情懷,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各個環節,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