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教育兩委發(fā)布《市教育兩委關于公布天津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秀案例獲獎結果的通知》(津教學生函〔2024〕26號),學校心理教師尹德圣撰寫的《一體兩翼五心,護航幸福生涯》案例獲評教師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實踐工作案例一等獎。

學校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堅持育心和育德相結合,逐步形成全貫通、全場域、全覆蓋的“一體兩翼五心”新時代心理育人體系,即以學生為主體,以“幸福”和“生涯”為兩翼,推動心理咨詢、危機干預、教學培訓、宣傳活動、科學研究五大心育模塊建設,全面提高學生幸福感。相關經(jīng)驗及品牌活動被高校思政網(wǎng)、學習強國、中國教育報等中央及地方媒體推廣報道。

學校建立天津市輔導員工作室“TASTE幸福”文化工作室、“TASTE幸福”學生積極心理素質訓練基地,推動積極心理學本土化研究進程,將幸福文化融入第一課堂,構建以2006年開設的《幸福心理學》為主干課,《園藝與幸福》《美食與幸福》等7門選修課為補充的“幸福1+7”積極心理課程體系,建設《幸福生涯與積極領導力》微專業(yè)。打造幸福文化體驗中心,建成體驗長廊和以文學禮儀、手工技藝、正念律動為主題的“會意小筑”“匠心小筑”“元氣小筑”,每年組織心理品牌活動和團體輔導200余場,覆蓋學生逾萬人次,用體驗式、教練式、團輔式的方法,讓學生在沉浸式、互動式的學習和體驗中感悟幸福、體驗幸福、創(chuàng)造幸福。

學校依托教育部輔導員名師工作室“GREAT生涯”工作室,積極探索心理健康與生涯規(guī)劃在個體咨詢、團體輔導、課程建設、平臺建設、品牌活動的深度融合,編寫《大學生生涯團輔》數(shù)字教材,推進生涯成長支持體系研究,多渠道提供生涯幫扶,結合生涯畫像進行動態(tài)調整,從“模塊化的、普適性的課程培訓”到“個性化、多樣化的個體生涯輔導”,推出“幸福時光”下午茶、“Open Seminar”開放組會、“新職青年”圓桌派等“項目制”活動,幫助學生實現(xiàn)向內(nèi)探索與向外實踐的平衡,以扎實行動護航學生成長。